浙商证券研究所遭应届生离职员工控诉“滥用竞业” “重仓”还是“套牢”年轻人缘何无法来去自由

导读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浙商证券研究所遭应届生离职员工控诉“滥用竞业” “重仓”还是“套牢”年轻人缘何无法来去自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浙商证券研究所遭应届生离职员工控诉“滥用竞业” “重仓”还是“套牢”年轻人缘何无法来去自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网财经3月27日讯(记者苏楠 叶浅) 近期,一则曾在浙商证券(601878)研究所工作的员工爆料在网络上传播,获得舆论广泛关注。该名员工表示,其在提离职后,遭受到了来自浙商证券研究所的系列“故意为难”,对自己的正常生活及职业生涯造成严重影响。

  上述舆论一经公布,吸引了浙商证券研究所在职、已离职员工或前实习生等的集中爆料,再添一把火之后的舆情汹涌更甚。中国网财经记者就前述爆料中所提到的数个重点问题对浙商证券进行采访提问,但记者在数个不同时段拨打公司电话均未接通,截至发稿采访函亦未获回复。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3月22日傍晚,浙商证券曾对界面新闻等媒体就此事做出公开回应。相关报道显示,公司并未直接否定上述爆料内容,仅表示“我们已经关注到相关消息,对此高度重视,会积极解决分歧、处理争议、消除误会。我们尊重员工的职业选择,期待他们都有更好的发展。”

  然而,浙商证券上述表态或有意回避爆料涉及的数个关键问题,对于澄清问题真相及挽回公司声誉帮助不多。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公司研究所所长邱冠华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曾表示愿意“重仓年轻人”。如今,曾经的口号仍在,为何却被爆料欲“套牢年轻人”?

  浙商证券研究所被控有意为难离职人员或涉违法

  网传离职员工爆料内容显示,浙商证券研究所对其“有意为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被要求退还上一年度年终奖,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手续;二是提离职后手续拖延两月仍未办结,且线上流程结束后立刻停工资,但线下纸质签字流程拖沓,导致该员工1-2个月没有任何收入;三是其作为工作1.5年的应届生,却被启动竞业,竞业期限长达1年,每个月补助仅两千出头。

  该离职员工在爆料中声称,浙商证券研究所提离职后手续拖延两月仍未办结的做法严重违反劳动法。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正常离职程序走完至多约一月有余,若网传爆料内容属实,上述两月尚未办结离职手续的情况确属异常。考虑到网传爆料内容称,浙商证券研究所线上流程早已走完并停发工资,相关离职手续或已然齐备,线下纸质签字拖沓或亦属异常。

  除停发工资但离职手续尚未办结而导致的收入受损外,该离职员工在爆料中还称,自己被启动竞业限制,每月补助仅两千出头无法支撑自己在上海的生活,长达1年的时间或将“断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值得关注的是,该离职员工在爆料中表示对浙商证券研究所此举甚为不解,不明白自己作为1998年出生、工作仅1.5年的应届生,掌握了公司何等核心机密。

  首席“无缝衔接”却竞业应届生员工 浙商证券研究所被疑“职场霸凌”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与上述爆料内容相对的是,近年来,浙商证券研究所高层员工离职再就业或并未受到竞业限制的影响,且若爆料属实,公司此举或不符合行业惯例。

  据证券时报报道,2020年5月,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离职后转任浙商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中证协信息显示,李立峰国金证券离职注销登记时间为2020年5月21日,在浙商证券登记时间为同年6月8日,二者时间差不足一个月。后李立峰于9月14日自浙商证券离职注销登记,于9月21日入职华西证券(002926),相距仅一周。

  2022年8月11日,浙商证券研究所纺织服装首席分析师林骥川离职在中证协注销登记,同年8月19日即在中金公司(601995)入职登记,二者时间差亦不足半月。

  再以浙商证券研究所某分析师为例,中证协信息显示,其于2010年12月起任华泰联合分析师,其后数年分别在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天风证券(601162)等证券公司任分析师,离职再入职的时间差从未超过半年,最短的不足半月。在其十多年、历经多家证券公司的职业生涯中,似乎从未出现过被竞业一年的情况。

  上述应届离职员工爆料后引出的另一则爆料吸引了中国网财经记者的注意。另有爆料人发帖称,自其离职后,浙商证券研究所曾通过多种方式暗示可以帮忙解除竞业,其中研究员赔偿10倍月工资可解。

  若上述爆料内容属实,所谓竞业限制对于浙商证券研究所并非那般要紧,反向付费即可解除,公司对相关员工设置竞业限制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

  是因为相关员工接触到了浙商证券研究所的核心商业机密,一旦离职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商业损失?抑或是竞业限制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有意为难”离职员工的便捷方式?若为后者,公司为何不“为难”工作参与深度、核心内容触及度、话语权及薪酬更高的首席分析师呢?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昨日晚间,证券时报报道称,接近浙商证券人士对其透露,公司已解除与相关离职员工的竞业协议。既然可以“轻易”解除,当初又何必设置相关竞业限制呢?

  曾高呼“重仓年轻人” 浙商证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由A级降至BB级

  浙商证券研究所的对外宣传与实际情况或并不完全一致。所长邱冠华在2021年11月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曾表示愿意“重仓年轻人”,对员工离职亦持开放态度。

  邱冠华在采访中称,从2021年四季度起,浙商证券研究所对于任何一位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员工,都会给他举行简短的欢送仪式,感谢他给研究所做的贡献,祝福他在新单位有更好的发展。感恩相遇,期待重逢,欢迎他常回家看看。

  如今,在浙商证券研究所的对外宣传中,“重仓年轻人”的口号仍屡屡出现,但“故意为难”离职员工的声音亦汹涌尤甚。处在2024年校园招聘的关键节点,“无法来去自由”的舆论或将伤害其与应届年轻人的信任,其“重仓年轻人”的目标或将受影响,浙商证券的声誉或亦将受损。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浙商证券近年来在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的表现有所下降,2020至2022年,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结果由A类降至BB类。

  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由中证协推出,每年举办一次,用以衡量证券公司在平衡各方利益、加强声誉约束、强化文化认同、激发组织活力、坚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为。其中,声誉风险及员工关怀等为该项评估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该评估均于5月启动,结果于6月末公布。

  浙商证券研究所相关舆情是否将持续发酵?会否影响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级?中国网财经记者将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网财经

以上就是关于【浙商证券研究所遭应届生离职员工控诉“滥用竞业” “重仓”还是“套牢”年轻人缘何无法来去自由】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