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回应“上海职场”事件:非裁员降薪,系解释宣导不够

导读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平安银行回应“上海职场”事件:非裁员降薪,系解释宣导不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小枫来为解答以上问题。平安银行回应“上海职场”事件:非裁员降薪,系解释宣导不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月16日,平安银行(000001)在深圳总部举办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携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副行长杨志群,行长助理张朝晖,行长助理兼首席风控官吴雷鸣、董秘周强等多位核心高管现身。

  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昨晚平安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整体上“波澜不惊”。2024年上半年,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影响,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71.32亿元,同比下降13.0%。净利润258.79亿元,同比增长1.9%。6月末,资产总额57,540.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7%,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至9.33%,各级资本充足率均满足监管达标要求。

  不过,在“增利不增收”的情况下,该行还宣布进行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46元(含税)。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该行第一次做半年分红。

  据观察,冀光恒“掌舵”平安银行刚超过1年时间,这份半年度业绩报告由此引来颇多关注。现场,多位高管围绕组织架构改革、涉房贷款风险和品牌声誉风险等诸多热点做了回应。

  冀光恒评价组织架构改革:“机构特别臃肿”的总行基本消失

  架构改革是这家深圳总部银行的最大动作。早在去年6月,冀光恒履新该行行长后,很快便祭出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组织架构改革、总分行经营模式调整和高管变阵。

  那么,如何客观审视一年来系列改革的得与失?“平安银行的战略改革一直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冀光恒称,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本轮改革达到了当初的预期,全行在坚持战略定力、优化业务结构、加强总分行及跨部门协同、推动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对于组织架构改革的评价,他认为,整个大的动作在总行的层面上已经到位了,总行部门的减少、干部的减少以及职能交叉的厘清,还有就是干部的重新竞聘到岗,总行的层面上都已经到位。他透露,随着战略改革深入,我们的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更加完善,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经营和管理岗位。从今年二季度,班子的最主要精力已经放在经营上面了。

  “整体上来讲,这一年多我觉得‘机构特别臃肿’的总行基本消失了,非常团结、非常心疼分行、支持分行的一个总行出现了,部门之间竖井管理的现象减少了。”冀光恒称。

  去年以来,平安银行推进架构改革,取消事业部,精简总行架构。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到,该行总行目前设置了32个一级部门,相较2022年减少了11个。

  不过,冀光恒也坦言,一年时间是很短的,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一家银行的经营没有3-5年想搞好,太难了。因为改革的东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还会随着市场变化、监管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禀赋,再进行一些修修补补,但是基本的东西已经定下来了。

  涉房贷款风险可控,未来会持续加大对房企支持

  作为股份行阵营的首份半年报,房地产风险管控也是重要风向标。

  在涉房风险管控数据方面,记者注意到,平安银行主动披露多个关键数据:上半年对公地产贷款余额为2587亿元,不良率为1.26%,比年初增长了约40个BP。其中,房地产开发贷余额842亿元,较年初增长22亿元。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等合计余额1745亿元,较年初增长12亿元。

  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兼首席风控官吴雷鸣表示,目前该行整个地产的规模不是很大,大约2500亿,“大家也知道目前地产的形势,所以不管是市场还是上半年整个的同比,销售还是下降25%,并且地产企业的很多资金链是比较紧张的,所以,房地产行业的不良在同业来看相对还是比较高的。”不过,他强调,其“不良率是低于同业的平均水平的。”

  对于未来风险,他认为,不良生成额可能会有所上升,会有压力。但是整体可控,资产质量相对来讲是比较平稳的。

  “我们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会加大对房地产的投入。”对于房地产企业,吴雷鸣坦言,地产一直是其主力板块。现在国家出台这么多政策,包括有协调机制、白名单,我们都会积极参与。平安银行在白名单的投入一直在银行里面是排在前面的,并且也会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合理需求。平安银行自身有一套管理逻辑体系,会坚持一直以来的风控理念,不会进行大的变化。

  正面回应舆情考验: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品牌声誉

  今年来,平安银行“全员降薪”“变相裁员”等消息舆情较多,带来了一定的声誉风险。

  今年7月初,多位平安银行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平安银行位于上海的信用卡研发中心及消费金融研发等部门人员将迁至深圳,通过回迁深圳方式“变相裁员”。平安银行随后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回应称“变相裁员的消息不属实”。而在今年5月初,有多名平安银行员工向媒体表示,其本人及所在部门当月绩效奖金出现不同程度“打折”,幅度从9折到零发放不等,且波及范围甚广。不过,平安银行总行并未对此做回应。

  “平安银行如何应对这些舆情管控声誉风险?”在今天的发布会上,直面这个问题,平安银行董秘周强主动做了回应。

  他坦言,今年上半年,处在一个改革转型、多头推进的时期,平安银行比较容易成为关注的焦点,舆情相对多发。“比如上海职场的集中管理这件事,从一开始管理层的本意初衷并没有什么裁员降薪的安排,因为历史原因,我们一些部门管理团队在深圳,部分员工在上海,存在管理上、效率上和沟通上的问题,所以,做这件事儿就是为了加强管理、减少风险、提升效率,也提供了尽量人性化的力所能及的补偿方案,但可能还是解释沟通不够、对外宣导不够,容易引发舆情。所以,我们自身还是需要不断去检视、提升。”

  周强认为,一次舆情事件就像一次感冒,就应该增加一次免疫力,需要不断地去积累经验,而不是病一次元气更伤一次,“而这方面的经验我觉得关键是在态度,就是要发自内心、真诚、虚心地去面对市场各界的声音,同时要更加靠前、更主动、更体系化地去做好舆情的应对”。

  “作为有40万股东的公共上市公司,就要承受被放到放大镜甚至显微镜下来看的压力和风险。”周强称,最好的舆情应对最根本就是加强改革,强化合规经营,尽量在源头上减少舆情事件的发生,“要像爱护眼睛一样来珍惜自身的品牌形象,同时也为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信心,多尽一份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上就是关于【平安银行回应“上海职场”事件:非裁员降薪,系解释宣导不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