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迎秦腔全集(李苏迎火遍网络)

导读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李苏迎秦腔全集,李苏迎火遍网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年轻时的...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李苏迎秦腔全集,李苏迎火遍网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年轻时的李苏迎

最近,秦腔因为乾县的李苏迎而火遍网络,处处逢人唱秦腔戏。

中国太大,各个地方都有方言。这表现在戏曲上,就是五花八门的唱腔都很流行。河南豫剧,河北梆子,安徽的黄梅戏,文艺界叫做百花齐放。凡是有方言的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陕西的地方戏叫秦腔。

秦腔却在陕甘宁青新都很流行。秦腔在陕西还被认为是一大怪:唱戏,吼起来。吼起来,才更体现出——听戏——名副其实。

这就是说,戏的味道,靠耳朵,眼睛的眺望,只是一个辅助动作。看戏的人太多,演戏的角儿的身形和动作,往往就看不清楚,只有依靠耳朵听,所以叫做,听戏;再者,戏曲的表演,往往过于夸张,并非戏迷都学得会。

如果想在人前表演,露露脸,只须把名角的唱段、行腔,烂熟于心,先不管动作如何,自娱自乐地哼唱给大伙儿听。听戏的自会觉得是不是这个味儿。

李苏迎的唱腔就是因为味儿很浓厚很醇美,若得她的秦腔在西北拥有不计其数的粉丝。大约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熟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样板戏,绝对是南腔北调都有唱,但京剧之所以是正宗,或许跟那个抓样板戏的女人曾经在北京指挥,而且要代表中国的艺术,先从京戏唱起,这大约是那个年代人们歇斯底里的结果。

我自小听到的革命样板戏的唱腔,不管是《红灯记》里的铁梅,还是《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都是秦腔味道,委实令人意志坚定,斗志昂扬。秦腔的表现力蛮好。因此,秦腔骄傲起来可就不得了,自称是戏曲的鼻祖,远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而在戏文里面,“斩”字最厉害。谁都敢斩。《斩韩信》《斩李广》《斩单童》《斩秦英》《斩黄袍》《辕门斩子》,都有杀气腾腾的感觉。要么就是哭,朱春登的哭坟,周仁的哭墓,刘堪的哭祖庙,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的三十六哭,一个个哭得荡气肠,一声声哭得悲哀伤痛。

秦腔《斩单童》中反唐的角色——单雄信,吼得最厉害:呼喊一声绑帐外,二十年报仇某再来。也难怪,唐朝的首都在陕西,在西安,那时叫做长安,首鄯之地,皇城根下,唱戏的作派就非同寻常了,许多秦人的声音,大有单童的遗风。

多少年以后,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如洪水猛兽,席卷南北,传统戏曲简直都快被淫没不存在而偃旗息鼓了。幸亏还有些留恋者展开拯救活动,包括像陕西的《秦之声》等电视栏目,调动诸多因素,举行男女老少皆可参与的秦腔大叫板,一时间在大西北又掀起一股秦腔热潮。像秦腔唱将李苏迎、还有旦角葛亚爱等民间人物,都是靠自己的热爱唱红起来的。

现在的网络视频时代,更是让全民普及秦腔拥有了抖音工具,不少民间人物,吼的嘹亮,吼的带劲,让听戏的过了耳瘾的唱段就被爱好者翻唱出来。《辕门斩子》里的“娘不记举家在山后,我爷爷举义把宋投”唱段,就很令人们喜欢。还有这李苏迎的《崇祯皇帝上煤山》唱腔,把一位大明末世皇帝的悲情演绎得无限哀伤和痛悔不尽。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戏。戏,绝对是国粹,自当根深叶茂,务必扎根民间。物质文明不可能代替精神文明。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听戏的民族习惯保留着,终归百利而无一害。或许,这就是人们追寻像李苏迎、葛亚爱等民间演唱者的动因。

特别当她们的人生遭遇悲情冷暖与秦腔艺术具备的悲壮苍凉产生命运交汇时,就会让无数社会底层群众站在温饱基础上拨动向往精神世界追求的鸣弦。究竟怎样寻找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平衡点?究竟怎样看待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当秦腔艺术越来越被关进象牙之塔,越来越被资本绑架之后,真正的秦腔艺术就会随着高校的研究院,就会随着金钱的指挥棒,朝着远离群众的高楼大厦里去吗?

当这样的同频共振声音通过网络抖音视频传播开来以后,造成艺术领域的撕裂现象,秦腔民间唱段的走红,应引起文化艺术界重视的这个现象,就是怎样的艺术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什么样的艺术家才是老百姓的艺术家,而不是资本家的艺术家。

当外地旅行团到陕西来,导游讲到陕夹8大怪,唱戏吼起来,给客人亮那么一嗓子秦腔,自己的才情,必为外乡人称道,绝不是流行音乐那些柔情蜜意的轻俏可以替代。表现在戏曲唱词里的也有爱情,还是很凝重。譬如,客人来到西岳华山,必定有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秦腔戏里,著名唱段就很精彩:

刘彦昌哭的两泪汪,

怀抱着娇儿小沉香。

官厅内不是你的生身母,

你母亲是华岳三娘娘。

当然,刘彦昌唱的戏和刘仁原唱的戏不能混唱,刘彦昌唱出的爱情故事,才真是情深意浓,感人肺腑。来到著名的曲江,曲江池畔红鬃烈马的故事,在秦腔戏里,把一个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凄婉爱情,表现的那么坚贞,那么动人。成双成对的两个人,生离死别,一个苦守寒窑一十八年,一个征战沙场生死不明。西凉川里,鸿雁传书,一片血罗褴,让夫妻们相会在五典坡前。

打罢春来是夏天,

春夏秋冬不一般,

少年子弟江湖老,

红粉佳人两鬓斑”。

秦腔《赶坡》对唱,走过历史遗迹,吼唱秦腔老戏。对于我而言,听戏,是何等浓厚,何等沉醉。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