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秘传太极拳十三式(秘传武当太极内家拳法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武当秘传太极拳十三式(秘传武当太极内家拳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秘传武当太极内家拳法(1)
稀世秘传内家拳法
武当太极
(1-15式)
编前语:武当太极又称张氏太极,相传为张三丰所创,虽就张三丰事迹争议旷久,但作为一套拳术,尚具有独到之处。
1、无极势,有机势,两仪势:
基本要求:同其它太极拳基本相同,不同点是下势较一般低,移动步法不预先移动重心手法变化幅度较大,呼吸自然、舌顶上颚。
双脚自然开立,略与肩宽,身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贴于体侧,目平视,为无极势,图1。
右脚不动,重心移至右脚,左脚以脚跟为轴,擦地左旋,身体随之左转90,两臂不动,自随身体转,目视左方,为有机式,图2。略停,左脚再还原,身体各部相应变化,还原无极势,图3。
双脚不动,微曲腿,身体随之下降,约五公分;身体下降的同时,双手掌心相对,相距略同肩宽,食指上挑,向上抱球略低于肩,目平视,为两仪势,图4。
注:下降与上挑应相向进行,不要脱节。再手臂上挑时,注意以根节带梢节,不宜直臂,弯曲适度,气运手臂,不僵、不顶,自然而成。
2、四象:
双脚不动,重心向右脚慢慢过渡,身体勿上下浮动;两掌压食指翘小指靠向内旋臂,掌心翻向下。下翻时,略有后引,沉肩,两臂略撑圆双掌交于胸前,左上右下,相距约三公分,掌指均斜45°指向;目视前方。图5。
3、左提手上势:
上动不停,右脚支撑重心;左腿直腿踢起与胯略平,身体中正;右掌向前平推与左脚略成垂直一线,左掌在右掌向前平推同时间后抹撤掌于左胯后外侧,目视前方,图6。
注:前后分掌应和弹踢腿同时进行,故“三尖合一”。
上动略停,支撑腿下曲,身体随之下蹲,左脚和右手同时下落,左脚落实后,右脚蹬地成左跪步,右掌心向内置于左脚前,指尖略触地:左掌在左脚,右手动作时,向下收于左脚跟处,目平视、图7。
注:下势变化要稳,各环节协调动作。
此动略停,先动掌法。左掌先由左脚跟处向前搂至左脚前,此时,掌向内,食指上挑,左掌一立。右掌翘腕,掌心向外,掌尖指左掌下沿略有间隙。此手法做完,双掌一齐上捧,两臂略撑圆,捧至略与胸平,双脚蹬地,身体慢慢挺起,步法为左弓步。
注:腿法变化时,手法没有变化,目平视图8、9。
4、揽雀尾:
承上动,左脚不动,右脚蹬地,重心移之左脚,左脚斜5°上步,双掌偏右下落,右掌旋腕后撤,掌心朝上置于右肋斜外,左掌下落同时,向下扣掌成右抱球状,两掌相距15~20公分、目视抱球手,图10。注:双脚站稳后,变抱球手时,发劲以暗劲为主,突出暖劲。
上动不停,步法不变,以腰发力,双掌做滚翻,其它要领如前,图11。注:双掌上下滚翻时,发力要沉、稳,腰、肩劲力要实。
上动不停,步法不变,双掌滚翻再重复一次,既恢复图10,左掌在右掌下,图12。其它要领同前。重心变化:随双掌翻动,重心相应于腰、肩劲力变化有左右移动,但不刻意追求。
5、单鞭:
上动略停,步法不变,重心移至左脚,双脚发力,身体左转,右掌不动,随身体转动而动,左掌顺势打开,不宜过肩,双臂略呈弧状,目视左方,图13。
6、右提手上势:
承上动,左脚支撑,右脚收归中线成右高虚步,右掌向右后抹掌至右胯稍后,左掌向回扣,勿过中线,指斜下45°;目微下视。图14。
自此动开始,“右提手上式”动作同图6~9,要领相同,姿势相反。
7、白鹤亮翅:
参图9,“右提手上式”的这一动一完,右脚不动、左脚跟上成高姿马步,重心在两脚之间;上步同时,左掌内翻,掌心向内,右掌向外展,双掌一线略与胸平,相距略与肩宽,目平视,图15。手法变化劲力要稳,有沉劲,上、下肢变化一次完成。另,大臂不贴胸,大、小臂不宜合贴。
上动不停,双脚不动,向上发力,慢慢蹬直,掌向两侧打开,双臂、肩一线,目微上视,图16。另,双臂打开不宜快,意念上达无限远。
上动略停,步法、身体姿式不变,上动意念一到,一收回掌心;然后直臂上举,掌心相对,相距约一肩宽,此动不停,向外旋掌、掌心向外,目视掌,图17。
注:手臂举至头上时,身体也相应上起,故举臂后,身体也应自手至脚中正。
上动略停,双脚不动,“坐胯坠肘”。即,双腿向下曲,身体随之下降约20~40公分,略成高马步两掌不动,坠时领先,两掌坠至眼平,两掌相距约一肩宽,目视前方,手臂折叠不宜过硬,保持一定弧度,图18。
8、搂膝扭步:
上动不停,双脚位置不变,捻地左转成左高虚步,身体亦同转,同时,左掌略一沉,随即做外旋,掌向自己;右掌内旋,掌心略向左斜前,再向左掌上穿出,参图19,目随掌移。左掌待右掌过,便向下按掌至左膝外侧;右掌继向前做推掌,掌与鼻齐,目视前方。
此时步法为左弓步,图20。 注:步法变化在这里是过渡性的,自开始左高虚步就不停地向左弓步过渡即完成掌法,届时步法也过渡完。
上动略停,再做右面的搂膝扭步。其要领均同,只左右相反,参图21。
9、琵琶势:
参图21,右搂膝扭步的技术变化做至图21,左脚左掌穿完掌后,不向前伸,掌心向内在体右侧抹圆,右掌在右膝外侧待左掌抹过,参图22。双掌一齐向左上挑上,挑至与眼略平时向下沉掌,目视前方,图23。
10、搂膝扭步:
此动为第八动的重复,要领相同。
11、搬拦捶:
此动与“琵琶势”略同,参图24、25及“琵琶势”要领。
不同之处:图22与图24相同,继续做时,左臂成弧向左捧,右掌变拳跟出,目前视,图26。
注:这几动步法前后相同仅由左高虚步向左弓步过渡,手法变化较细腻,练习时应注意。
12、如封似壁:
上动略停,左脚不动,右脚跟上成“一”字马步,身体保持中正,左掌大臂不动,转腕掌心朝外,右拳亦同时变掌,转腕掌心朝外,双掌、臂与肩平;目视前方,图27。
注:双臂撑圆,指尖相对。
13、狮子手:
承上动,右脚为轴,左脚向左后擦步, 身体随之左转90°,身体、手法均不变,图略,参图27。注:扭转时,切记平稳、重心不升降。
自此,再做图16、17的动作,要领同前。参图17说明,下坠双掌时,先由掌成“狮子手”即拇指、食指相扣成空心拳,两拳相搭,左上右下,再向下坠双拳;目微上视,图28。
上动不停、双拳下坠时,双脚捻转向右45°;身体随之右转;双拳坠至右肋处,不宜贴近,参图29,目注视拳。注:下坠、转体浑然而成。
此动不停,双脚不动,身体不动,右拳不动,左拳变掌,掌心向下向前平推,过右拳即定;参图29 ,右拳变掌回收,即一过左掌便翻掌掌心向上提,在左掌上插出,过左掌即定,目视掌,参图30。
上动不停,步型,身体皆同前,左掌再回收,过右掌,便上提向右掌上插,同图10的抱球状,目视掌,图31。注:这组技术变化,突出腰、背、肩臂的劲力。
14、揽雀尾:
(技术要领同前)
15、单鞭:
(技术要领同前)图32、33。
(待续)(崇秀珍 刁兴隆 席春生)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