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研究人员报告了青光眼治疗的新途径

发布时间:2024-06-17 11:26:22来源:

基础科学研究所 (IBS) 血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青光眼发展和进展的新机制,并找到了一种治疗青光眼的潜在治疗方法。青光眼是继白内障之后导致不可逆失明的第二大原因。全球 40 至 80 岁人群中约有 3.5% 患有青光眼。这项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研究可能会促进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的疗法的发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占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四分之三。

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眼压升高。眼内不断产生和排出房水,输送营养物质并使眼球膨胀,使眼球呈大致球形。但是,如果房水不能自由流出眼房,眼压升高会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丧失。房水流出阻力升高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尽管目前的青光眼治疗方法是解决房水的产生和流出问题,但效果仍然不佳。

眼睛中在排出房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施莱姆氏管。它收集房水并将其从眼房转移到血液循环中。施莱姆氏管壁上的内皮细胞将液体从内部运送到外部,形成所谓的“空泡”。由于空泡的形状和数量反映了流出性能,因此正常的流出过程涉及几个巨大的空泡。

IBS 团队解释了施莱姆氏管失衡如何显著增加青光眼的风险。他们表明,血管生成素-Tie2 系统是管功能的重要调节器。血管生成素,如 Ang1 和 Ang2,是新血管生长的重要蛋白质,而 Tie2 是与它们结合的受体。众所周知,血管生成素-Tie2 系统在施莱姆氏管形成中发挥作用,因为 Tie2 突变或血管生成素缺失会导致先天性青光眼。然而,这项研究表明,它在成年期也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