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
小说相关信息
书名: 《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
作者: 张远山
书籍简介:
本书以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为基础,深入探讨其衍生作品《聊斋俚曲集》中所使用的方言俗语。通过系统化的整理与注释,作者不仅还原了这些语言在当时社会中的真实面貌,还揭示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书中详细解释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方言词汇,并结合具体例子展示了俚曲的语言魅力。本书不仅是对《聊斋俚曲集》的一次全新解读,也为研究中国民间文化和语言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自编目录章节
第一部分:序言
- 第一章:引言
- 1.1 《聊斋俚曲集》的历史地位
- 1.2 方言俗语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方言俗语的基础知识
- 第二章:什么是方言俗语
- 2.1 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 2.2 俗语的特点及其功能
- 第三章:《聊斋俚曲集》的语言特色
- 3.1 俚曲的语言风格
- 3.2 方言俗语在俚曲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方言俗语汇释
- 第四章:山东方言词汇解析
- 4.1 山东方言的基本特征
- 4.2 典型词汇举例
- 4.2.1 “俺”的用法
- 4.2.2 “哩哩啦啦”的含义
- 第五章:胶东地区俗语详解
- 5.1 胶东俗语的地域特点
- 5.2 典型俗语举例
- 5.2.1 “打把势”的起源
- 5.2.2 “吃老本”的文化背景
- 第六章:其他地方性俗语分析
- 6.1 河北、山西等地的俗语融入
- 6.2 与其他方言的对比研究
第四部分:具体案例分析
- 第七章:《聊斋俚曲集》中的经典篇章
- 7.1 《墙头记》的语言特色
- 7.2 《慈悲曲》的俗语运用
- 第八章:俚曲中的幽默与智慧
- 8.1 幽默表达的方式
- 8.2 智慧的体现与传播
第五部分:附录与参考文献
- 第九章:附录
- 9.1 常见方言俗语表
- 9.2 俚曲原文摘录
- 第十章:参考文献
- 10.1 相关学术著作
- 10.2 文献索引
希望这份信息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或补充,请随时告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